投資洞見|基金資訊|基金公告|公司動態|市場投資觀點|基金周報|財經頭條
電力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上市電企積極布局低碳清潔能源
2021-04-27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4月25日,電力行業共有7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26家為火電公司,其余為水電、新能源等發電公司。《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年報顯示,不少電力上市公司加快電源結構調整,推動清潔能源低碳化轉型。
???我國仍處發展中階段,長期的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是碳排放大國。我國的電力結構是以火電為主,依賴化石能源。”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數據,我國發電和供熱行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總排放的41.6%,遠高于其他行業,這意味著電力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難度更大。一是要投入大量技術研發支出,從火電為主轉到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對于電力行業乃至經濟整體是一次新的技術革命。二是碳達峰、碳中和將重新洗牌當前的電力市場格局,碳達峰、碳中和的市場非常巨大,放開市場準入后當前的行業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三是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組織架構、生產方式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是由生產力的變化決定的。現有的生產關系建立在石化能源以及傳統的管理方式上,更多是指令性質,未來的生產關系可能更多是能夠促進技術革新、包容失敗和試錯的寬松型生產關系。
????今年2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交易管理辦法》,向2000多家電力企業下達碳排放配額,低碳化已經成為電力行業發展的剛性約束。目前,電力行業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少電力公司公布了相關方案。
????3月份,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將以“碳達峰”為基礎前提,“碳中和”為最終目標,加快推進能源供給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能源消費高效化減量化電氣化。預計2025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0%、25%左右。預計2025年、203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30%、35%以上。
????南方電網公司發布的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21項措施,將大力推動供給側能源清潔替代,以“新電氣化”為抓手推動能源消費方式變革,全面建設現代化電網,帶動產業鏈、價值鏈上下游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力行業脫碳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居于各行業之首,需要通過清潔能源發電替代燃煤發電,從而降低電力行業的碳排放。
????不少電力上市公司也在推動清潔能源低碳化轉型。國電電力在2020年年報中提到,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公司加快新能源發展,積極布局鄂爾多斯千萬千瓦級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科技示范項目;所屬常規能源企業充分發揮區域影響力,打造“產業+新能源”模式;積極開發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推動新能源產業大發展。2021年公司將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優化調整電源結構,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比例。
????粵電力A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擁有可控裝機容量2327.3萬千瓦,同比增長10.80%,其中清潔能源占比提升至20.65%。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電源結構優化調整,積極應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大力推動公司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對于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影響或有分化,其中對于火電企業來說可能會有較大不利,但是對于風電、光伏等上市公司或有較大的利潤空間。”郭一鳴說。
????羅志恒表示,未來電力行業將更加市場化,尤其是生產端、銷售端更多的企業,部分地方電力生產和銷售企業在新的格局下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建議電力行業加大研發投入,改變能源結構,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的生產結構;同時,加強ESG的信息披露,積極參與碳排放權的交易;此外,積極利用綠色金融資源,充分發揮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的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華寶基金
URL://whsgd.com.cn/news/2021/04/27/125874/1.shtml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聲明:
以上信息系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員根據合法獲得的相關資料、信息、自身調查研究所得,本公司不保證所載信息之精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有關觀點或分析判斷不發生變化或更新。相關內容不代表我公司的任何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對我公司產品實際投資行為的約束,所涉及本公司或公司旗下產品的相關信息(如有)不視為本公司的法定信息披露行為,該等信息應以本公司正式公開披露為準。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暗示,我公司不對因使用以上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而負任何責任。所載信息著作權及其相關知識產權歸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且不得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